基于达到时间差(TDoA)的定位首先需要解决时间同步及同步精度的问题。
推本溯源——为什么会时间不同步?
每个UWB定位设备内部都有晶体震荡器,它的作用是产生时钟频率,UWB定位设备的UWB信号的收发,都是在该时钟的节拍下进行的,测量收发时间也是以该时钟为基础。这也就是说每个硬件设备都有自己的内部时钟,基站各自按照自己的时间体系运行,这就导致各个基站存在初始时间差。
并且,还存在着一个时钟漂移现象,这就使得多个时钟即使在同一个标准时间启动,它们也不可能长期保持同步。就像是我们每个人的手表,走一段时间后就会不准了,主要原因是我们时钟的精度,也就是我们手表所走的1s,并不是标准的1s,而是接近1s,长时间不对表的话,我们的时间体系就会发生偏移。
除此之外,影响时钟漂移的因素还有很多,如:生产工艺、温度变化、环境变化、老化程度等。 综上所述,时间不同步问题是无法避免的。
如何解决时间不同步?
我们知道UWB定位系统对时间测量的要求极高,时间测量不准确会严重影响定位精度,1ns的时间差就会造成30cm的位置误差。因此,时间不同步问题,必须要得以解决,目前,有两种最常用的解决方式,有线同步和无线同步。
1、有线同步
有线同步就相当于所有的UWB定位基站都用同一个表,也就是同步控制器。同步控制器通过有线通信的方式,将时间信息传输到每个基站,使每个基站处于同一时间体系,实现时间同步。
这种同步方式的优势在于时间测量精度高,各个UWB定位基站之间时间可保持高度同步,并且技术难度低,容易实现。存在的问题在于部署成本较高,因为每个基站都需要通过有线的方式连接到同步控制器,线路规划变得很复杂,部署UWB定位系统时会大量布线。但同步精度会相对来说高一些。
2、无线同步
无线同步就是各个UWB定位基站通过不断与其他基站交换本队时钟信息,最终达到并且保持全局时间协调一致。也就是说UWB定位基站之间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信号交互,告诉其他基站自己现在处于什么时间,然后各自调整自身时间与其他基站保持一致。
无线同步方法依赖于UWB的测量时间精度,时间精度越高,两个基站之间的时间误差越小,那么它们的时间同步程度越高。无线同步方式的优势在于基站与基站之间不需要有线连接,因此UWB定位系统的部署难度较低,成本也低。
无论采用有线还是无线时间同步,同步只和基站有关,和标签无关。相对来说,有线时间同步优于无线时间同步
1)具有更高的可靠性,有线时间同步的时钟源是通过网络传输,不受周边环境的影响;
2)具有更好的精度,由于采用同一个时钟源,即使存在温漂,老化的问题,但还是同一个时钟源,不会影响精度;
3)环境的友好性,无线同步会受到环境的影响,比如,同步链路上的遮挡,多径等,工厂内环境的改变可能会导致整个系统的精度不符合预期;
TDoA 定位
TDoA 定位系统的难度在于定位基站的同步,在定位的时候,标签只需要发送一个广播报文即可,所以,标签的功耗远由于基于ToF 的定位模式。
TDoA 定位的特点:
1、定位精度高,在无遮挡的模式,TDoA 的精度可以达到更高的精度;
2、标签功耗低,主要是报文的持续时间极短,所以,其功耗比较低,相同电池的情况下,标签的工作周期更长;
3、系统容量大,若UWB 报文,每个标签按0.5ms 计算,在单系统下可以达到2000 个终端;
4、不能满足区域外的定位,由于在区域外,双曲线是处于发散的状态,定位精度比较差;
5、定位精度容易受到干扰的影响,比如某个基站由于遮挡等原因会带来定位结果的跳动;
综合TDoA 定位的特点,其应用场景主要是在:
1、工厂类别,定位的物料的数量巨大,要求标签的工作待机时间长;
2、对定位的精度的要求比较高;
上面谈到的TDoA 定位是基于标签上行,即标签发送报文,基站收到之后,提供给服务器计算,这个是典型的工厂模式。
除上行的TDoA 之外,还有下行的TDoA,所有的全球定位系统,都是基于下行TDoA 的方式进行定位。即基站广播,标签收,获得卫星间的TDoA值,计算自己的位置。下行TDoA 的模式特点在于:
1、终端不限容量,谁都可以收来计算自己的位置;
2、系统功耗高,远高于上行的TDoA,因为需要持续收GPS 卫星的信号,若是UWB 的下行TDoA,标签也需要持续一定的时间进行接收;
3、最高定位频率受限于广播频率,只可以比它低,不能比广播频率高;
4、高时效性,这种终端自己进行数据采样,可以自己计算位置,能获得ms 级的计算延迟,若通过服务器计算在下发位置,会受到网络的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