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LE Beacon的技术最早是Apple 提出的iBeacon,之后Google 也支持了EddyStone 的Beacon方案,Beacon技术主要是通过Beacon 周期性发送广播报文,终端收到之后进行位置计算。
全球比较著名的Beacon 的公司:
基于Beacon的定位,主要是通过Beacon发送的广播报文的信号强度进行计算,可以将信号强度转化为距离计算,也可以通过信号强度的指纹进行比对,但无论那种方案,由于其信号强度的可靠性都不高,基于Beacon的定位精度一般在3米左右,稳定度比较差。
基于Beacon的定位,场景的有两种,一种是手机方案,手机收到Beacon的信号之后,计算自己的位置,可以融合手机内部的传感器;另外一个是标签的方案,标签收到Beacon之后,将采样到的Beacon ID,信号强度等信息,通过数据通道回传到服务器上进行运算。我们现在主要用到的是第二种模式。针对这种定位模式,主要有以下特点:
1、 多维度的支持
--零维定位:可以做,推荐使用;
--一维定位:可以做,但不够准
--二维定位:可以做,但不够准
--三维定位:不推荐,难度大,精度差;
BLE 定位最好是能和传感器融合,降低定位波动。
2、 定位精度不高
在二维定位的场景先,理想精度为3米。Beacon之间部署距离不超过10米;
3、 定位精度和部署密度有关
Beacon 部署的间距越短,定位的精度就越高;
4、 复杂环境
建议在复杂环境中简单用,不要指望用Beacon获得高精度的定位。